证券之星消息个人炒股配资,2025年4月26日南都电源(300068)发布公告称长江证券戴亦石 叶之楠、华福电新李宜琛、同泰基金义胜军、上海红象资管胡玉阳、安信证券资管李犁、上海名禹资管王友红、申万宏源证券余洋、长信基金陆旸、博时基金李帅 冯圣阳、农银汇理杨伟、华西基金李本刚、深圳正圆投资戴旅京、国信证券李全、海南鑫焱创投陈洪、盈峰资本张庭坚、杭州红骅资管查业涛、华龙证券陈淑梅、深圳前海瑞园资管潘月影、浙江龙航资管颜孝坤、誉辉资管郝彪、Shanghai Eureka Investment李泓桦、进门财经刘常青、昊泽致远资管于航、中信证券汪浩于2025年4月26日调研我司。
具体内容如下:问:公司 2024 年年报已经披露,请对 2024 年度的业绩进行简要说明。答:公司 2024年营业业绩较上年度变动较大,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收板块废旧电池价格持续处于高位,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;同时受国家政策影响,地方奖补政策存在不确定性,影响了第四季度收业务的盈利能力,公司进行减产,营业收入大幅下降,单体亏损。同时,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,对相关商誉、存货等资产增加计提减值准备。锂电产品行业竞争加剧,加之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,锂电产品销售单价快速下降,导致锂电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;储能项目从接单、交付、验收周期较长,上半年公司选择性放弃低毛利订单,订单获取及实际发货均不达预期,且受海外客户发货延迟影响,导致下半年新型电力储能出货量大幅下降,产能利用率不足,进一步降低产品毛利率,毛利额贡献下降,进而不足以完全覆盖公司日常期间费用,增加了公司亏损,第四季度营业收入降幅尤为明显。同时,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,对相关存货及固定资产产线计提减值准备。2024年 12月底,公司收到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《民事判决书》,与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一审判决。一审判决明确公司没有质量问题,也不存在根本违约。但由于上述合同纠纷为 2020年的锂电产品,当时的锂电产品单价较高,随着近些年锂电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,针对未使用的产品发生了大额的存货跌价。针对存货跌价,一审判决需要双方各自承担一部分损失,根据判决内容,公司增加计提预计负债。目前公司已提起上诉。此外,基于谨慎性原则,针对个别不符合现有行业标准的库存产品,公司也进行了大额的存货计提及售后费用的计提。同时基于公司的会计政策也提取了大额的应收账款。问:公司 2024 年都做了哪些工作?答:2024年度,公司坚持长期主义,以“三化一融合”(产业一体化、销服一体化、全球一体化,产业生态融合)为战略指引,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,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。公司积极进行业务拓展,海外市场进一步优化储能客户结构,多点开花,澳洲、欧洲、北美等重点市场持续增长;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较大突破;民品业务快速进行产品和渠道拓展。不断加强产业一体化,进一步深化从研发锂电材料、电芯、电装、BMS、PCS 等产业一体化布局,进一步完成了储能大电芯、系统集成产能建设。持续夯实管理,上线并优化项目管理平台,实现全流程关键节点管控;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,调整产品生命周期问题管控模式,增加过程飞检指标,当年产品的市场投诉率大幅下降。持续打造关键材料及部件的全栈自研能力,发布行业首个 690h+超大容量固液混合电池及 20尺 6MWh+液冷储能系统;推出三轮车锂电、卡车启驻锂电等系列化产品。固态电池方面,完成了浙江省重大项目验收,今年又发布了 783h超大容量电芯的新品。问:能详细说一下一季报的相关情况吗?答:本期一季报的业绩虽然表面看着不是很理想,但实质上公司业绩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触底反弹。一季度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主要系再生铅板块的减产导致,较同期减少了约 10 亿。公司自 2020 年开始战略转型,铅酸电池的产能通过处置、融合升级等形式大幅减少,同时公司加大锂电产能建设,公司已由铅电为主转型为锂电为主的储能公司。同时,公司再生铅板块原本作为铅电闭环提升公司产品成本竞争力的一环,随着铅电产能的融合升级,也完成了其一定时期的历史使命。随着行业铅电改锂电的趋势以及公司产能结构的变化,再生铅版块整体面临行业产能过剩以及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形,加之去年四季度政府补贴暂缓,再生铅板块整体业绩由盈转亏,再生铅业务后续的经营情况也出现了巨大的不确定性。2025 年初公司进行了战略调整,主动进行再生铅业务减产,大幅减少了再生铅业务的营业收入,预计全年收板块营业收入将从 50%占比下降至 20%占比,这也代表着公司这几年基本完成业务结构、产能结构的整体转型及调整。上述转型的完成预计也将大幅改善公司的经营质量。其次,2025 年第一季度,公司有约 9 亿元的发出商品未进行收入确认。其中,数据中心产品约 2亿元、对应产品毛利率约 20%,新型电力储能海外产品约 7 亿元、对应产品毛利率约 30-45%。按照经营理解进行业务还原后,公司实际第一季度实现了扭亏为盈,从中也能看出公司是有明显的业绩触底反弹的迹象。问:公司 2025 年准备采取哪些改善措施,目前在手订单情况如何? 2025年度,公司将持续以“三化一融合”(产业一体化、销服一体化、全球一体化,产业生态融合)为战略指引,推动公司新型电力储能、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、民品业务落地。充分发挥产业一体化优势,深耕各细分领域,推动各项业务齐头并进,全面改善公司的经营质量。答:新型电力储能领域,公司从 2008年开始销售储能产品,2010年批量上市,2014年开始面向海外市场销售,参与大小储能电站建设近 500个,行业经验丰富,是全球行业标准起草参与者,行业地位明显。2025年公司将继续发力进行业务拓展。截至目前,已签未发订单国内约 13亿元,海外约 13亿元。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领域,公司自 1994年成立就进入工业储能领域,下游客户主要为全球运营商、数据中心等,具有三十年的生产应用和技术积淀,拥有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心后备电源技术、行业级整体解决方案和丰富的应用经验,多年来深受广大客户的认可,市场占有量位居国内及全球领先地位。近几年,随着智算中心、超算中心等建设布局加速,政府、金融企业、第三方数据中心等不断兴起,公司客户结构更加全面,业务规模迅速增长,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、智算中心、超算中心等提供后备电源支撑。同时,公司研发并推广 IDC 高功率锂电系统产品,成功与多家大型集成商达成合作,助力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拓展。截至目前,公司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已签未发订单约38亿元。民用锂电业务领域,公司 2024年开始积极布局,目前为电动三轮车、低速四轮车提供大容量、高安全、长寿命的锂电池产品,已与国内外多个知名电动车、休闲三轮车、篷车、低速四轮车等品牌建立合作关系。这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之一,将有效的加速改善公司现金流情况,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公司锂电产能利用率。问:公司今年陆续发布新品,新技术方面有哪些进展?答:技术创新始终是公司的核心生产力,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引领,持续技术深耕,不断技术突破,为公司业务开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。固态电池方面,公司研制的 20h、30h全固态电池基于超高镍三元正极和限域生长的硅碳负极体系,能量密度可达 350Wh/kg,循环寿命 2000 次,目前已通过挤压、短路等安全性能测试,均达到国标要求。公司通过氧化物电解质原位成膜组装技术和致密干法电极工艺,破解了限制固态电池产业化的“固固界面”难题,大幅改善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的界面接触性能,有效降低电芯内阻。今年公司推出 783h 超大容量固态电池,体积能量密度大于430Wh/L,循环寿命不低于 10000 次,单体能量超过 2.5kWh,能量效率超 95%。凭借固态电池无漏液、不起火的本征安全特性,该款产品能进一步满足大规模储能系统对安全性、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。同时,公司与太蓝新能源、雅迪公司分别达成战略合作,各方将发挥各自研发平台优势,通过重点项目合作,整合双方领先的技术研究能力,共同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工作,推进固态电池技术创新、技术应用与产品迭代。此外,还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、行业优势、产业优势,通过自主谋划、产业带动、资源互换等方式,发挥产业链协同作用,推进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及民用领域规模化应用。钠离子电池技术方面,面向轻型动力和储能市场开发 20~30h 和210~240h 层氧体系钠离子电池,能量密度 140Wh/kg,循环寿命 3000次,支持空电存储、低温和 5C 充放电;开发长寿命聚阴离子体系钠电池,预估循环寿命超万次。
南都电源(300068)主营业务:储能应用领域个人炒股配资,提供以锂离子电池和铅电池为核心的系统化产品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。专注于新型电力储能、工业储能、民用储能等全系列产品和系统的研发、制造、销售、服务等,及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一体化。
南都电源2025年一季报显示,公司主营收入11.39亿元,同比下降61.81%;归母净利润-2.66亿元,同比下降422.47%;扣非净利润-2.68亿元,同比下降884.78%;负债率81.14%,投资收益-484.69万元,财务费用7988.38万元,毛利率2.18%。
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2.64亿,融资余额减少;融券净流出137.85万,融券余额减少。
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个人炒股配资,由智能算法生成(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)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
迎客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